2020年12月7日晚,bwin必赢官网中关村校区2018级、2019级和2020级部分民商法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召开了本学期第五次线上读书会。本次读书会大家分享了近期阅读的书籍,并就其中一本展开了详细的介绍与讨论。
2018级法律硕士李欣蔚同学近期阅读了何柏生《天才远离法学》和王德培《中国经济2021》,并就前者进行了分享。本书乃随笔集,共分三辑。第一辑十多篇内容与国外法律文化有关。第二辑十多篇内容与国内法律文化有关。第三辑十多篇文章基本属于文学小品文。比如本书第一辑第二章写到犹太人在判处死刑时会持“意见一致,判决无效”的观念。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犹太传统文化认为,现实仿佛洋葱,层层包裹。所以,对现实不能就单一层面进行观察,而必须层层剥开,多层面观察。也就是说,即便是显而易见的领域,也不能忽视它的危险,因为历史经验证明,显而易见的领域往往是一种简化版,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显而易见的事情不是当作真实的一部分,而是当作真实的全部。所以,面对死刑判决,如果全体一致,就往往会把现实简单化,容易造成冤案。犹太人重视逻辑,重视推理,重视概念,但他们更重视经验。犹太传统文化告诉人们:不要让逻辑、推理、概念牵着走,所获知识要由经验过滤。“全体一致”往往是陷阱,必须警惕!本书的某些观点、思想倾向,如法学对数学的借鉴,当代中国法学对古今中外法学资源的汲取等等,对于中国法学的发展而言,不无激励促进的意义。
2019级法律硕士訾政同学近期阅读了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本书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具体阐述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及缘由。法国大革命被视为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恰恰发生在封建制度并不牢固、政府专制权力并不庞大的法国,其原因之一在于贵族丧失了古老的政治权利,却仍然享有与其政治权利所不相匹配的金钱上的豁免权和利益,尽管封建制度已在不断解体,但这种封建色彩的残余却更让民众难以忍受。大革命在旧制度的僵化、市民工商阶层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激荡下最终爆发,彻底的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制度,并引发了宗教改革、代议制民主制度建立等一系列历史性变革。
2019级法律硕士袁杨同学近期阅读了安东尼·刘易斯的《穷人能否获得公正审判》和王利明教授的《学术文集物权法》,此次主要分享了《穷人能否获得公正审判》。本书通过介绍美国宪法史上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吉迪恩诉温莱特案,反映了美国刑事审判程序观念的变化,即在刑事案件审理中,律师是必需品而非奢饰品。1961年,穷困潦倒的吉迪恩因行窃被判处5年监禁,吉迪恩认为法院没有指定辩护律师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宪法权利,于是向最高法院提出了上诉。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州法院应该为被控形式范围的穷苦被告人免费提供辩护律师。这一判决,推翻了此前参考多年的贝茨案,重新确立了刑事审判程序,同时也进一步在富人被告人和贫穷被告人之间确立了平等地位。
2019级法律硕士张晨同学近期阅读了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和理查德·萨斯坎德《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并就前者进行了分享。《无声告白》是一本悲伤但又温情的书,也是本令人反思的书,讲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刚过完十六岁生日的花季少女莉迪亚死了,而她的家人还不知道。”这场悲剧中,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子女身上,太过沉重,令人窒息。“一切苦难都会过去,学会和自己和他人和解,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莉迪亚最大的错在于,她放弃了自己。生活的压力无处不在,我们一边被生活碾在地上摩擦,一边还要努力的站起来跟生活干一架。但是如果你真的爱自己,那就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只有活下来,才有反败为胜的机会。“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最好的人生大抵如此,找到自己,并爱上自己。
2019级法律硕士卓志旭同学近期阅读了钱钟书的《围城》和张莉的《数据治理与数据安全》,此次主要分享了《围城》。主人公方鸿的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父亲是前清举人。他身披留洋光环,衣锦还乡。他开场便有了别人羡慕的资本,以为爱情事业的胜利都唾手可得。他也曾向往过美好的爱情,对苏小姐的“青睐”不为所动,全力追求自己钟情的唐小姐,踏入了爱情的围城,最终在留洋博士的假身份被识破后城破了,主角也失恋了。他也向往过光明的前途,他收到了三闾大学的教授聘请书,勇敢地踏入了职业的围城。入职后却发现这份工作并不光明正大,只是”情敌”为了支开他使用的小手段,在学历谎言揭穿后,他的职级也跌落到副教授。随后的日子里,校内党派林立令他疲于应对,于是职业的围城也破了。最后他被动踏入了婚姻的围城,但婚后的生活也没有放过他,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让和睦的家庭千疮百孔,他和家人疏远、妻子决裂,他恼羞成怒却无能无力。每个人的生活都由一座座小小的“城”组成,城外的人有向往城里的生活,城里的人却后悔不迭,怀念城外的美好。
2019级法学硕士成姗同学近期阅读了王人博《你看我说—一个法学者的人间情味》以及弗里德曼的《Milton Friedman 50 years later》,并就后者进行了分享。这本书介绍了弗里德曼对于公司如何治理才能效率最高的观点,以及现代学者对该问题的不同见解。1930年代,对于以股东为中心(shareholder-centric)和以相对利益人为中心(stakeholder-centric)的讨论发表在哈佛法学评论上,然而50年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对此讨论发表了里程碑式的观点,即企业有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即在游戏规则(公开的、自由的、无欺诈的范围内,为增加利润而运用资源、开展活动)之下增加利润,认为促进社会福利是政治机构的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在履行政府职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际上是为了自身利益。但在金融危机之后,这个观点变得不那么流行。在政治领域,许多政治家比如伊丽莎白·沃伦以及乔·拜登都是持利益相关者中心的观点。在学术界,英国的学者认为公司必须进行一系列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治理活动。本书从shareholder和stakeholder几个方面由业界学术界不同人士对该问题进行不同方向的讨论。
2019级法学硕士杨恬同学近期阅读了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和黄美玲的《法律帝国的崛起》,并就前者进行了分享。故事平淡却又字字句句都透露着意思一丝悲凉。它安静地诉说着一个社会底层废品回收站打包工人汉嘉孤独的生活,终日在肮脏、潮湿、老鼠和绿头苍蝇到处乱串、充满霉烂腐朽味的地下室用压力机处理废纸和书籍的打包。在漫长的工作中,他从废纸堆里收藏了无数珍贵的书本和绘画,比如老子、歌德、席勒、赫尔德琳,尼采、黑格尔、伦勃朗、莫奈等等大家的作品,这也是打包工汉嘉执意选择这份工作的初衷,当然,小说的结局以主人公的自我结束生命告终,他把自己连同自己的压力机一起埋葬了,他以终结自己生命的方式坚守住了自认为最美好、珍贵的东西。书籍和阅读,使汉嘉体验到了与知识为伍的无穷乐趣,摆脱了僵化板结的底层生活,让这个小人物的丑陋平凡的外表,拥有了高贵无比的内心。而毁灭,是属于新生的一部分,在信息泛滥、人心浮躁的现世,还有多少人愿意静坐下来没有功利性地读一本书,只有真正可以沉下心来的人,才可以借着窗口领略到那片自由辽阔的土地上无与伦比、令人震慑的美丽,也带来心灵的自由、平和、富足、谦卑。
2020级法律硕士夏昆同学近期阅读了钱穆的《国史大纲》和郭建军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一本是传统史学名著,一本是新视角下的历史新论。这两本书都一反传统史书中的王侯将相的自传体,而是着眼于隐藏在历史之下的经济文化力量。钱穆先生通过历史对民族精神的探究尤其让我动容,其夷狄中国之论至于民族关系也值得深思。郭建军的视角既别具一格也值得玩味,金融垄断、国有企业、土地公有制这些看起来现代的制度,也能在历史尘埃中找到影子,而我们也能从中感悟出其中成败得失。
阅读的过程是一种过于喧嚣的孤独,看似一个人的阅读是孤独的,却是与书籍作者的思想进行碰撞与交流的喧嚣过程,这种孤独与喧嚣在阅读中完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