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4日上午和晚上,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2018级和2019级部分民商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分别在中心教学楼1434会议室举办了小型读书会。根据导师孟强老师的要求,同学们要养成多读人文社科经典作品的好习惯,并通过读书会将自己的所读所想与其他同学分享、探讨。
2018级谢天怡同学与我们分享了《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该书作者认为,各个大陆之间的环境差异决定了当时的历史选择,从而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书中的观点与之前其他学者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本书中的观点只是强调地理环境会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影响,即“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作为一名生命学家的作者揭示了一个关于人类历史的问题,从不仅仅以人文学科的角度给同一件历史事件以解释,提供给读者另一个审视历史的视角。
2018级李欣蔚同学分享的是《西窗法雨》。大多数的法律书籍可能比较枯燥乏味、艰深难懂,但是《西窗法雨》却有别于它们,它很好地将文学和法律融为一体,从一个个短小精湛的故事出发,就能生动形象的向读者传授法律知识,可谓妙笔生花。作者为国人开了一扇观西方法律文化的窗。这是一扇连接中西的窗,西方的法律文化穿过这扇窗,来到了国人的眼前。这扇窗虽小,却给国人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这扇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蕴含西方法律文化的故事,更看到了西方法律文化的内在精神。读完《西窗法雨》,让我对法治与人治、法律与道德、公平与正义等等都有了新的认识,我想我会再次品读这本书,更深入的理解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
2018级刘娅楠同学此次分享的书是何帆编著的《刑法注释书》,这本书有刑法“红宝书”之称。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办理刑事案件时,“两高”司法解释、意见批复、会议纪要等文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常备常新。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有一些疑难情况仅从法条中是找不到答案的,这时,就要寻找立法释义或者理解适用。可是这些释义、案例等数目庞杂、不易准确查询,这时这本书就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它将法律规定、立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进行有机整合,使其既具有全面性,又具有体系性,即使是身处大数据时代,这本书也会让人倍感方便。它与其他书籍,或者说与学术评注最大的一点不同就是,这本书中的注释内容都是实务问题或具有司法效力的客观资料,可以让我们在学习法律条文的同时,理解法条在实践中是怎么适用的,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论是学生、理论研究者还是司法实务工作者,相信都能在这本书中有所获益。
2019级法学硕士成珊近期阅读了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和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的《贫穷的本质》,并主要就后一本书进行了分享。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麻省理工大学的两位教授通过15年时间研究贫穷的本质所著,不仅对个人如何摆脱贫穷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对中国的扶贫工作具有发人深省的借鉴价值。这本书中揭示了几个贫困的关键原因:1.穷人会困于基本生存资源,大多数时间都消耗在解决这些问题,导致根本没其他时间来赚更多的钱。2.穷人即使有富余的钱,也不会投资教育、健康、保险等具有长久回报的事情,而是满足与短期的即时的快感,比如明星电视剧、娱乐活动等。3.穷人做决策时倾向于本能和表面依据,比如根据外貌评价他人,认为价钱贵的东西更好,而不是依据真正有意义的事情。4.穷人认为学习或动脑子的事情很痛苦,事情如果看不到即刻的利益,也会选择拖延,等等。本书着眼点较为微观,虽然没有提出很显著的推动改变的政策,但提出的问题引人深思。
2019级法律硕士卓志旭近期阅读了《法学野渡》与《政法笔记》,并就《政法笔记》进行了分享。这本书是法学博士冯象先生的案例随笔,书中讲述了国内外法治领域的大小故事,其中涉及了修宪、法学教育等有关“政法”的各个方面。本书通过浅入深出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易懂的案例,这些有意选取的片段在这里都成了学术分析价值的样本。该书涉及的问题和知识都相当广泛,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涉及到当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不仅有中国的,而且有外国的,不仅有当代的,还有古代的:从鲁迅的肖像权到西欧的像章学,从宪法到反腐,从《圣经》故事到2000年美国大选。该书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一,作者坚持了学者的冷静,直面中国的现实发展,指出了其中隐含的悖论第二,作者的文字风格简洁、洗炼、古朴、口语化,没有长句子却读起来别有风味。尽管是法学随笔,作者却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形散神不散”的揭示了深刻的法学理论。
2019级法学硕士杨恬近期阅读了《论美国的民主》和《十二怒汉》,并就《十二怒汉》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本通过一场陪审团就男孩弑父案的讨论,生动演绎了美国的法律制度与文化。陪审团内的十二个人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来自社会不同的阶层,共聚一室为男孩是否构成犯罪进行讨论。在一开始的投票中,仅有8号陪审员认为男孩是无罪,而其他人则认为所有的证词和证据都指向小男孩有罪。然而随着8号陪审员不断地提出疑点,从而使其他人因产生了合理怀疑而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逐渐地之前的投票比例出现了逆转并最终得到了一致认为无罪的结论。其实,从一开始,这十二位陪审员中或为完成任务,或索性随波逐流。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讨论的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有罪或无罪的结果,而是一条生命的存在或消失。正如书中所言:“当一个人的生命攥在你的手里时,你是否愿意独立思考,哪怕做一点点的怀疑?”因此,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疑罪从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读书并非只是文字与语言的简单摄入,它教会我们甄别人世间的善恶与美丑、真理与谬论、是非与曲直。读书从来都不是在咬文嚼字,而是在探求真知。